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
文章于 2021年9月24日 被检测为删除。
查看原文
被用户删除
其他

空中课堂 | 道德经第25讲

詹石窗教授 川大老子研究院 2021-09-20

编者按

① 特别感谢詹石窗教授的独家授权,允许本号发布《道德经》讲座录音和《道德经通解》相关章节内容。

② 注释和意解引自《道德经通解》“象元第二十五”,第43-45页。

③ 此音频为詹石窗教授在【珞珈山-空中杏坛第142讲】所作演讲。可点击左下角“阅读原文”,前往喜马拉雅FM聆听音频。



《道德经》第二十五讲


音频


音频①(00:01-00:59)


音频②(01:00-01:59)


音频③(02:00-02:05)




主讲嘉宾 | 詹石窗教授

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

老子研究院院长



推荐书目


《道德经通解》

著:詹石窗

出版:宗教文化出版社

时间:2017年3月



象元第二十五


有物混成,

先天地生。

寂兮寥兮①!

独立而不改,

周行而不殆②。

可以为天下母③。

吾不知其名,

字之曰道,

强为之名曰大。

大曰逝,

逝曰远,

远曰反。

道大,

天大,

地大,

人亦大④。

域中有四大⑤,

而人居其一焉。

人法地,

地法天,

天法道。

道法自然。



【注释】

①“寂”,无声;“寥”,liáo,无形。

②“殆”,倦,止。

③“天下母”,帛书本作“天地母”。

④ 王弼本作“王亦大”,由下文“人法地”可知,“王”应为“人”字。

⑤“域中”,帛书本作“国中”。



【意解】

鸿蒙未判,有个混然而成的东西。

它在天地形成之前,就已存在,可称为先天地而生。

它没有声音,也没有形相,超然于万物之上,亘古不会改变。

它周行天下,循环不已。

它主宰着生生化化的大事,万物没有一样不是依靠它而生成,它实在是天下万物的母亲啊!

我不知道怎样去称呼它,只好给它取个名字,叫做“道”。如果再勉强称呼它的话,就称为“大”。

它是那样广大,以致没有极限。它周流不息,看起来不就像是消逝了吗?所以这个“大”也不是最恰当的名称,应该称为“逝”。

消逝到了尽头,看起来不就是很远了吗?所以这个“逝”也不是最恰当的名称,应该称为“远”。

到了极远之处,又回到虚静的本初状态,不就是返了吗?所以这个“远”也不是最恰当的名称,应该称为“反”。

所以说,能够生天生地生化万物的“道”是最大的;其次是能覆盖万物的“天”,它也是大的;再次是能够承载万物的“地”,它也是大的;又次就是号称万物之灵的“人”。因其特出的灵性,当然也应列入“大”的范围。

在这广袤的宇宙之中,共有四种“大”。而“人”就是其中的一种。但是世人只知道“人”之“大”,而不知“人”之所以为“大”,乃是取资于“天地之德”。照理,人受“大地”的承载之恩,应该效法“大地”才是。因为受“天”覆盖的“大地”时时刻刻效法“天”的法则而运转。而“天”又以“道”为依归,效法“道”的法则而周流不息。

“道”是天地万物之母,它是无为的。这指的是它没有因“己”而为的意念,但在客观上却又有大作为。像这样“无为而为”的做法,不就是效法“自然”吗?实际上“自然”就是“道”的自性,“道”本来就是自然而然,“道”生化万物没有主观意志参与,体现了本原态势,展示了自然法则,因此不可阻挡。因此我们修道、行道的根本宗旨,也应当效法“道”的“无为”和“自然”。有功德于天下而不居功;有能力济人却不自恃,这样才算达到“无争”、“无欲”、“无为”的自然境界。



相关阅读:



往期目录

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